在义诊现场,排队候诊的老百姓络绎不绝。
近年来,一系列新技术、新疗法,其中尤其以微创血管腔内技术发展迅速,随着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术在我院开展,将惠济四川省及周边省份更多静脉曲张患者,从而使得我院血管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10月29日至11月2日,第20届国际心理社会肿瘤学大会在中国香港举行。
头颈肿瘤科姜愚教授带领课题组团队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3人进行了大会发言,4 篇论文进行了壁报展示。姜愚教授在会上作了《Needs of psychological support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among families of cancer patients: a multi-center survey》的研究报告。这提示临床医护人员需要更多地关注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适时给予积极地干预,不仅有益于家属的心身健康,也能改善肿瘤患者的照护质量及医疗依从性。徐珂硕士作了《Fertility Protection Education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YA) with Malignant tumor: A Prospective Study》的大会发言,该研究发现,生育能力保护教育不仅增加了年轻肿瘤患者的相关知识,也促进了患者进行生殖医学专业咨询和采取相应的生育力保护措施。然而,只有6.2%的家属接受过心理咨询或治疗。
然而,在真实世界中,患者与其家属的心理状态是相互影响的,部分研究发现,患者家属的心理痛苦、焦虑等水平甚至高于患者。本研究发现,肿瘤患者家属有较大的心理社会支持需求,约48.7%的患者家属表示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尤其是没有完整告知肿瘤患者病情的家属、有经济负担的家属及所照护患者正在接受放疗的家属对心理社会支持的需求更高。王刚教授与澳大利亚重症哮喘卓越中心负责人Peter Gibson教授和Venessa McDonald教授,就前期澳亚重症哮喘协作网(AustralAsian Severe Asthma Network, ASAN)合作研究项目进行了总结,对下一阶段有关前瞻性纵向队列研究项目的方案和病例报告表(CRF)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讨论,在研究论文发表方面达成初步协议。
纽卡斯尔大学Hunter医学研究所和悉尼大学Woolcock医学研究所,是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在呼吸学科尤其是呼吸临床研究领域独树一帜,领衔了全球众多呼吸疾病诊治指南如咳嗽、哮喘、慢阻肺等的制定。同时,就目前慢性气道疾病(如哮喘和慢阻肺)热点概念Treatable Trait进行了交流。此外,王刚教授参加了澳大利亚重症哮喘年会暨纽卡斯尔第14届哮喘年会,并作Overview of AustralAsian Severe Asthma Network in China and Beyond的大会报告,介绍了中国ASAN的研究进展及结果,并就其研究组重症哮喘、肥胖型哮喘和神经心理型哮喘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临床研究管理部陈蕾部长汇报了我院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情况及项目情况。
11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规划评估处处长王锦倩、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人事科教处正处级监察专员方晓明等一行7人来我院调研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情况,调研座谈会在行政楼第九会议室举行。王锦倩处长在听取汇报后强调,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的医疗机构必须是备案机构,而且必须是干细胞制剂和临床研究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并且不得向受试者收取干细胞临床研究相关费用,不得发布或变相发布干细胞临床研究广告。
我院在2016年10月正式批准为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医院对此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干细胞临床研究组织管理,成立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干细胞临床研究学术委员会(魏于全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伦理委员会(刘伦旭副院长任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邓洪新研究员作为干细胞制剂质量受权人。刘毅教授项目组作为代表汇报了其团队目前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尿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微粒在硬皮病、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中的研究,并详细汇报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硬皮病患者的临床前期研究。随后,各位专家及领导就临床前研究、适应症、干细胞制剂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第三方质检、与企业合作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交流。刘伦旭副院长出席会议并代表我院向各位领导、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依托四川省干细胞临床转化工程实验室(2000m2)以及正在建设的转化医学大楼(约1000m2)进行干细胞研究、干细胞规模化制备和质控等工作。今年,我院临床研究管理部积极协助推进干细胞临床研究,共有7个项目通过了学术委员会审查,经伦理审查,其中刘毅教授的项目已通过伦理审查,第一个在院内立项,下一步送省级两委局审核再报国家备案。链接: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出台了《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国卫科教发〔2015〕48号)和《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国卫办科教发〔2015〕46号),旨在规范并促进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刘伦旭副院长作总结发言,再次感谢国家卫健委、四川省卫计委领导及专家对管理办法的解读,他表示,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促进了我院对国家政策制度的把控,提升了对干细胞临床研究的管理水平,让我院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更进一步
今年,我院临床研究管理部积极协助推进干细胞临床研究,共有7个项目通过了学术委员会审查,经伦理审查,其中刘毅教授的项目已通过伦理审查,第一个在院内立项,下一步送省级两委局审核再报国家备案。刘伦旭副院长作总结发言,再次感谢国家卫健委、四川省卫计委领导及专家对管理办法的解读,他表示,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促进了我院对国家政策制度的把控,提升了对干细胞临床研究的管理水平,让我院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更进一步。
刘毅教授项目组作为代表汇报了其团队目前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尿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微粒在硬皮病、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中的研究,并详细汇报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硬皮病患者的临床前期研究。链接: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出台了《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国卫科教发〔2015〕48号)和《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国卫办科教发〔2015〕46号),旨在规范并促进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
11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规划评估处处长王锦倩、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人事科教处正处级监察专员方晓明等一行7人来我院调研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情况,调研座谈会在行政楼第九会议室举行。王锦倩处长在听取汇报后强调,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的医疗机构必须是备案机构,而且必须是干细胞制剂和临床研究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并且不得向受试者收取干细胞临床研究相关费用,不得发布或变相发布干细胞临床研究广告。临床研究管理部陈蕾部长汇报了我院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情况及项目情况。刘伦旭副院长出席会议并代表我院向各位领导、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依托四川省干细胞临床转化工程实验室(2000m2)以及正在建设的转化医学大楼(约1000m2)进行干细胞研究、干细胞规模化制备和质控等工作。随后,各位专家及领导就临床前研究、适应症、干细胞制剂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第三方质检、与企业合作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交流。
我院在2016年10月正式批准为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医院对此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干细胞临床研究组织管理,成立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干细胞临床研究学术委员会(魏于全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伦理委员会(刘伦旭副院长任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邓洪新研究员作为干细胞制剂质量受权人覆盖全,共设111个教学指导委员会,涵盖了2个综合类、109个专业类或课程类和40个分教指委。
水平高,集中了高等教育方面最权威的专家,有国家教学名师124人、院士103人。新一届教育部教指委规模大,入选委员5550人,涵盖33个省市区(含港澳)。
教育部教指委是教育部聘请并领导的专家组织,具有非常设学术机构的性质,接受教育部的委托,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近日,教育部在京召开了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成立大会。
四川大学共有69人入选新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包括我院10位专家,其中李为民教授被聘为临床医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万学红教授被聘为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涛教授被聘为精神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瀚旻、步宏、左云霞、刘陇黔、夏庆、何成奇、陈红等7位教授分别担任相关学科专业类教指委委员。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背景下,新一届教指委将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好参谋咨询、指导引领、凝聚队伍、监督推动重要作用水平高,集中了高等教育方面最权威的专家,有国家教学名师124人、院士103人。新一届教育部教指委规模大,入选委员5550人,涵盖33个省市区(含港澳)。
四川大学共有69人入选新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包括我院10位专家,其中李为民教授被聘为临床医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万学红教授被聘为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涛教授被聘为精神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瀚旻、步宏、左云霞、刘陇黔、夏庆、何成奇、陈红等7位教授分别担任相关学科专业类教指委委员。覆盖全,共设111个教学指导委员会,涵盖了2个综合类、109个专业类或课程类和40个分教指委。
教育部教指委是教育部聘请并领导的专家组织,具有非常设学术机构的性质,接受教育部的委托,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背景下,新一届教指委将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好参谋咨询、指导引领、凝聚队伍、监督推动重要作用。
近日,教育部在京召开了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成立大会附:宝钢教育基金会始于1990年宝钢出资设立的宝钢奖学金,1994年更名为宝钢教育基金,2005年经民政部批准注册定名为宝钢教育基金会。
四川大学于6月初启动本年度宝钢奖评审工作,按照宝钢教育基金会的相关要求,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学校评审会评审、校常委会审定及公示等程序,我院推荐的步宏教授为四川大学2018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5位推荐候选人之一,蒋宇婷同学为我校2018年宝钢优秀学生奖6位推荐候选人之一。11月3日,2018年度宝钢教育奖评审工作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经专家评审,我院步宏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仅有8名教师获此殊荣),这是宝钢奖从1994年设奖以来我校第4位、我院第2位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2003年欧阳钦教授获特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会所设立的宝钢教育奖是全国最具知名度的教育奖项之一,旨在奖掖优秀人才,力行尊师重教,推动产学合作,支持教育发展。该基金会是国有企业出资设立,政府支持指导,专家咨询策划,高校积极参与的教育公益事业的基金会。
近日,从2018年宝钢教育奖年度会议传来喜讯,我院步宏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4级临床医学五年制蒋宇婷同学获优秀学生奖宝钢教育基金会所设立的宝钢教育奖是全国最具知名度的教育奖项之一,旨在奖掖优秀人才,力行尊师重教,推动产学合作,支持教育发展。
该基金会是国有企业出资设立,政府支持指导,专家咨询策划,高校积极参与的教育公益事业的基金会。四川大学于6月初启动本年度宝钢奖评审工作,按照宝钢教育基金会的相关要求,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学校评审会评审、校常委会审定及公示等程序,我院推荐的步宏教授为四川大学2018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5位推荐候选人之一,蒋宇婷同学为我校2018年宝钢优秀学生奖6位推荐候选人之一。
11月3日,2018年度宝钢教育奖评审工作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经专家评审,我院步宏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仅有8名教师获此殊荣),这是宝钢奖从1994年设奖以来我校第4位、我院第2位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2003年欧阳钦教授获特等奖)。近日,从2018年宝钢教育奖年度会议传来喜讯,我院步宏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4级临床医学五年制蒋宇婷同学获优秀学生奖。